刚刚看到有位仁兄帖了日本WIKI的劝降条件
就大意翻译一下,有错欢迎指出。
劝降的规则
实行劝降的必要条件:
邻国支配(注:劝降目标的周围据点,下同)
至少占领一个邻国,否则劝降无法成功(只有支城的情况下,提示出来也不会成功。)(注:不知道是指我方还是对方,原文没写太明白)
也有南肥后-日向等没有相邻但有通过街道敷设而相邻的情况。
只是让武将连接两国的话,只要把国境无法通行的山道铺设成街道就行,没必要铺到街町去。
没有厌恶关系的武将
自军的大名武将不是劝降目标大名的厌恶武将。(已修改,感谢adam5616指出)
(对手大名的)拒绝仕官势力,相性最差等都没影响。
名声超过对方
名声要在劝降对手以上(包含相同值)
就算名声和必要的兵力其中一项过大,也无法靠其他条件来中和。(注:就是名声和兵力都是必须的)
兵力超过对方
也就是邻国的兵力要有一定数量。
必要数量≧对方的兵力X对象大名的格付
格付: S=11、A=9、B=7、C=5
就算对方的兵力在5000以下,也按照5000来计算。
邻国兵力也就是指:全部邻国的本城,支城以及在对方国内建设了支城而滞留的兵力
和所属于这些城而正在出击中的兵力的总和。
对方兵力以及邻国兵力包括伤兵在内。
地方支配
也就是要支配和对方同一地区的本城。
同一区域的城没必要满足上述条件,其它邻国满足上述条件就有可能一击劝降成功。
地方分为:蝦夷陸奥出羽、関東、北陸甲信東海、近畿、山陽山陰四国、九州等六块地方。
不同地方的邻接地有一下20种组合(播磨-丹波由敷设街道来邻接)
豊前-長門周防、豊後-南伊予、讃岐-河内和泉、播磨-摂津、播磨-丹波、因幡但馬-丹後若狭
丹後若狭-越前、北近江-越前、北近江-美濃、伊勢-尾張、駿河-相模、甲斐-相模、甲斐-武蔵
南信濃-美濃、北信濃-上野、南越後-上野、北越後-岩代、北越後-南羽前、常陸-磐城、下野-磐城
其他
不受难度影响,初中上级条件一样。
虽然与国数,城数无关,但像大内家一样跨越2个地方的势力是直到只剩一个地方之前是不会回应劝降的。
因为以邻国(也就是前线)的兵力作为了基准,劝降使者在途中时,攻略敌方领土,满足了条件的邻国变成后方国(也就是非前线),从而导致劝降失败的例子也有。